返回

文豪197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2章 作家首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狐狸,如果真的早有预谋,肯定会有暗手。

    “上次他给了南华早报集团51%股份和6亿美元现金的报价,这可以算作一条基准线。不,不对,也许也是故布疑阵。

    他的现金储备只会比6亿美元多,不会比6亿美元少。”

    林朝阳淡定的说道:“你去猜他的底牌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真的决定要请君入瓮,那么现在最重要的是算清楚自己手里的牌有多少。”

    以穿透历史的眼光来看,南华早报集团肯定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资产,甚至要是握在手里二十年,可能股权价值还会不涨反跌。

    但以这个时代的眼光看过去,陶玉书对南华早报集团的执念并不难理解。

    市值70亿港元,年营收6亿,净利润3亿港元,南华早报集团即便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依旧是个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

    它又是一家以英文报刊为主业,并且格调颇高的传媒公司。

    不仅在业务上与明报企业、星空卫视有互补作用,更可以为明报企业扩充实力。

    未来香江报业如果真的进入近身肉搏、刺刀见红的阶段,那么合并了南华早报集团的明报企业凭借着规模效应几乎不惧任何挑战。

    甚至,有可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如果注定失败,哪个商人会不死不休?只有看到有机可趁,他们才会像鬣狗一样进攻。

    而且最关键的是,明报企业还可以借此迈出国际化道路的重要一步。

    《南华早报》看起来销量不高,但作为亚洲最早的英文报纸,在亚洲和欧美国家一直具有不错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星期日南华早报》《STYLE》《ThePEAK》《TheList》等报刊的影响力也涵盖了整个香江50万高端消费人群。

    也可以和林氏影业、明报企业、星空卫视等公司的业务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

    对于深耕文化、传媒产业的陶玉书来说,拿下南华早报集团进而扩充国际影响力是事业发展上很重要的一步。

    文化、传媒产业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影响力。

    就像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如今在纽交所的市值还不如林氏影业,可旗下拥有几十家报纸,还有出版社、印刷公司、电影公司、电视网等业务。

    影响力触及整个西半球,能够撬动的资本也远非林氏影业可比。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88年新闻集团的资产规模达到53亿美元,听起来很多,可其在世界范围内光是债务就有68亿美元。

    拥有比股份资产更多的债务,这样的现象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能有二十多亿美元的市值已经算是市场对新闻集团的高度认可。

    这也侧面说明了在文化、传媒行业影响力的重要性。

    还有后世的马斯克拼了命的搞到X,助力建国同志重登大宝,受封美利坚一字并肩王,更足以声明媒体和影响力的重要性。

    因此林朝阳并不反对陶玉书的想法。

    就算是日后纸媒衰落,他们又不会一直抱着公司股权放到死。

    他的提醒让陶玉书恍然惊醒,她忍不住哂笑道:“我真是糊涂了,有点未战先怯。”

    林朝阳轻轻握住她的手,“你面对的可是成名多年的新闻巨鳄,考虑的周全一些也是应该的,主要是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陶玉书微微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

    “你说默多克什么时候会再联系我?”

    “应该不会太久的。战线拉的越长,他的如意算盘越容易被暴露。”

    这话说完的第二天,陶玉书真就接到了默多克从美国打来的电话,此时距离两人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

    这次默多克打来电话,依旧是为了求购星空卫视,他提高了收购价格。

    南华早报集团51%的股权,6亿美元现金以及价值1亿美元的福克斯公司的股票。

    对此上次吃饭时提出的条件,默多克这次又提供了价值1亿美元的股票,看起来求购诚意十足。

    尤其是默多克提供的还是福克斯公司的股票。

    后世一提到福克斯,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福克斯电影公司,然后就是福克斯电视台,实际上两家公司都隶属于福克斯公司。

    1984年,福克斯公司发生内讧,公司大股东迈克·里奇为躲避美国收入署的追查,准备逃亡瑞士。

    由于急需现金,里奇被迫将他在福克斯公司的一半股份以1.16亿美元的低价卖给另一个大股东戴维斯。

    获得福克斯全部股权的戴维斯却没有将公司好好发展下去,因为几部大制作接连失败,福克斯亏损严重,戴维斯决定转卖福克斯公司的一半股权。

    这给了一直寻求进军好莱坞和美国电视业务的默多克机会。

    1985年,默多克以2.5亿美元购买了福克斯公司一半的股权,成为福克斯公司最大的

第602章 作家首富(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